2010年10月1日 01:57  |  分类:关于历史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在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挖掘发现0.5

亿年太阳花化石,其形状与著名画家梵高的《太阳花》作品十分相似。

南美发现0.5亿年太阳花化石 酷似梵高向日葵

乍看之下0.5亿年前太阳花化石的色彩和形状非常像梵高的绘画作品

南美发现0.5亿年太阳花化石 酷似梵高向日葵

著名画家梵高的《太阳花》作品

乍看之下0.5亿年前太阳花化石的色彩和形状非常像梵高的绘画作品,这一相似性并非偶然。并证实这种0.5亿年前的花卉是现代雏菊和太阳花的祖先物种。据悉,科学家是在巴塔哥尼亚西北部干燥风化大草原的远古岩石中发现这种美丽、保存完好的远古花卉化石。

全文阅读 »

2010年01月13日 20:53  |  分类:无时效性

         目前,科学家在另外两块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发现微型“生物化石形态”,暗示着远古时期火星存在着生命体。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火星的陨石中是否存在化石生命证据?目前,科学家在对火星陨星的新一轮高科技分析测试中发现了新的证据,为证实火星远古时期存在生命增添了几份神秘感。

科学家在火星陨石中发现“生物化石形态”

“那罕拉”陨石中保留着的生物“足迹”

科学家在火星陨石中发现“生物化石形态”

“那罕拉”陨石中的生物形态

科学家在火星陨石中发现“生物化石形态”

“那罕拉”陨石微型镜头下呈现的“炸面圈”结构

多年以来,只有一块被命名为“ALH84001”的火星陨石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它来自0.16亿年前的火星,这块陨石穿过太空最终于13000年前落在地球南极洲。1996年,科学家报道称在这块陨石中发现像“纳米化石”的微生物结构,但是怀疑论人士称,这种微生物结构更多地是由化学因素形成的,而并非是生物学反应。 

全文阅读 »

2010年01月1日 16:38  |  分类:关于历史

禹墟遗址核心区域夯土台西侧灰沟里发现的带有龙形图案的陶片。中新社发 张建平 摄

禹墟遗址核心区域夯土台西侧灰沟里发现的带有龙形图案的陶片。中新社发 张建平 摄

12月29日,禹墟第三次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一枚雕龙陶片。据考古队负责人说,这是禹墟发掘以来首次发现带有龙饰的陶片,在龙山时期出土文物中相当罕见,特别是在淮河流域绝无仅有。该陶片与华夏族龙图腾当有密切联系,为考证大禹事迹提供了一个有力物证。安徽蚌埠禹墟考古发掘项目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的唯一子项目,2007年开始首次考古发掘,发现大量与大禹治水、会诸侯相关联的遗迹和文物,入围2008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

全文阅读 »

2009年08月21日 23:14  |  分类:关于历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科学家发现一个完整的1.55亿年前乌贼化石样本,甚至还可以使用该样本中的墨囊作为墨汁进行涂写。据悉,这个乌贼化石标本是研究人员在英国威尔特郡北部一次意外挖掘中发现的。

科学家发现亿年前乌贼化石 墨囊仍可提取墨汁

这具1.55亿年前乌贼化石其完好性令人惊讶,乌贼的墨囊仍可提取墨汁

一位古生物学家凿开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他们发现其中的乌贼化石标本中带有1英寸长的黑色墨囊。当这个史前墨囊被打开,其中的一些较小钙化物质样本被移除,放置在氨水溶液中能够成为墨汁。负责此项挖掘工作的菲尔-威尔比(Phil Wilby)博士称,这个乌贼墨囊石化的过程源自“梅杜萨效应”(Medusa effect),该效应能将动物标本非常快地石化。这可能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化石标本。

全文阅读 »

2009年08月4日 18:17  |  分类:关于历史

江西发现7枚恐龙蛋化石 毛孔清晰可见(图)

江西发现7枚恐龙蛋化石

近日,江西省高安市祥符镇莲花村村民在挖掘水塘养鱼时,意外发现7枚“石蛋”,经专家初步鉴定为白垩纪恐龙蛋化石。

据高安市博物馆专家介绍,现场发现的“石蛋”可能为白垩纪时期的恐龙蛋,长度为8厘米至15厘米,蛋壳呈灰白色,保存完好,用放大镜观察蛋壳表面,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毛细孔。发现的化石中,有两枚存在被挤压的痕迹,据推测为上亿年的地壳运动挤压造成。

全文阅读 »

2009年08月3日 00:34  |  分类:无时效性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我们的祖先来自于海洋;而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却彻底颠覆了这个进化理论——早期动物很可能以湖为家。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2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发现于中国南部、被认为是迄今最早动物化石的研究后发现,动物很可能从湖中开始进化。

进化论新说:人类祖先很可能来自湖泊(图)

中国贵州出土的古代岩石,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动物化石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通过X光技术对中国贵州陡山沱地区出土的、包含有多细胞动物胚胎的化石样本进行了探究,结果他们从中发现了与海洋沉淀物不匹配的一种黏土矿物——蒙脱石,这种矿物只能存在于碱水湖中。据悉,这些古代岩石样本可以追溯到6亿年前,是至今人类发现的最早的动物化石。

全文阅读 »

2009年07月17日 23:44  |  分类:关于历史

讯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日前,古生物学家在阿林顿祖龙化石遗址获得了迄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该遗址位于德克萨斯州北阿林顿地区。他们在这里挖掘出生活近1亿年前的远古鳄鱼头骨,其中牙齿化石长6.5厘米。

考古学家挖掘出恐龙时代巨大鳄鱼化石(图)

科学家挖掘出与恐龙同时期生存的1亿年前鳄鱼化石,其牙齿长6.5厘米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阿林顿恐龙研究讲师德里克-迈恩(Derek Main)是这项考古研究的负责人,他说:“我们挖掘出50多块骨骼化石,其中发现的1亿年前鳄鱼骨骼化石中,鳄鱼牙齿长6.5厘米,超过了人体拇指长度。”

全文阅读 »

2009年06月17日 23:05  |  分类:关于历史

“恐鸟”化石现身南美 曾统治美洲大陆(图)

“恐鸟”想像图

北京时间6月17日消息据俄罗斯《纽带》网报道,一种被称为“恐鸟”的史前食肉动物曾是地球是体型最为庞大的鸟类。它们一度曾是地球上奔跑速度最快的食肉动物,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着美洲大陆。但长期以来,由于无法获得该生物的完整骨骼化石,科学家们一直无法复原“恐鸟”的真实面目。不过,随着一批十分罕见的“恐鸟”化石在阿根廷西南部巴塔哥尼地区的出土,这一谜团终于被破解。

科学家们介绍称,“恐鸟”曾是地球上最大的禽类动物之一。成年“恐鸟”的身高可以达到3米,重量则接近半吨。专家们认为,这种巨型禽类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食肉动物,以捕食大小如狗和绵羊的动物为生。虽然“恐鸟”并不具备飞行能力,但它们的奔跑速度却非常惊人,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

全文阅读 »

2009年05月14日 00:05  |  分类:关于历史
小矮人化石:《指环王》霍比特人真实存在

科学家2003年在弗洛勒斯岛上发现了女性小矮人的化石,并把其昵称为 “霍比特人”。图为该化石2004年11月1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展出的资料照片。

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近似人类化石,应该就是人类的一支。自从6年前发现了这个以电影《指环王》内容中的小矮人而被昵称为“霍比特人”的化石之后,学界便一直为如何将之分类而争辩不休。

“霍比特人”的身高只有大约4英尺,脑部大小和黑猩猩差不多。据认为,“霍比特人”是从大约一百万年前抵达印尼弗罗里斯岛的人类远祖演化而成的侏儒。

但是不赞同此一理论的人士则说,“霍比特人”的脑部太小,而一个正常大小的人类的脑部不可能会因为演化而缩小到这种地步。

但是在《自然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说说,在研究了侏儒河马的头骨之后,证明同类动物的头骨在演化过程当中的确可以缩小很多。

参与研究的英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温登博士说, “霍比特人”一直让科学家们想不透,因为“霍比特人”的脑部只有黑猩猩一样的大小。这是在其他远古人类研究上从来没见到过的现象。

温登博士认为,如果以距离现代人类较近的直立猿人的身子和脑部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霍比特人”脑部比较小,其实也不是不合道理的。

另外一个针对“霍比特人”足部所作的研究,则是把结果发表在《人类进化期刊》上。这个研究认为,“霍比特人”是从东南亚本地的远古人类进化而来的。

这两个研究的结果,虽然不一定证明了“霍比特人”绝对是人类的远祖的一支,但是却证明了人类的进化史要比以前想象的更加复杂。